財團法人桃園市原住民族發展基金會

跳到主要內容區

new桃原大聲公 hngzyang 播客人才培育 暨「看見足跡 · ‘rapal」原住民族創作補助聯合成果發表會

發布日期:2025-11-08

青年Podcast×文化創作 共譜多元新篇章

「hngzyangw桃原大聲公--播客人才培育計畫」與「看見足跡.’rapal」原住民族創作補助計畫,於 11 月 8 日(星期六)在 KIRI 國際原住民族文創園區熱鬧登場。本次成果發表會首度結合數位媒體培訓與文化創作補助,透過青年自主創作與研究出版,展現桃園原住民族多元文化的豐沛能量

「hngzyang」在賽考利克泰雅語中意為「聲音」,象徵族人以聲音述說文化、展現自我。活動現場聚集了桃園市原住民族行政局局長暨基金會執行長 Panay Mulu、原住民議員、專業評審與完成培訓的學員,共同見證原民青年在聲音媒體領域的嶄新表現。Panay Mulu 表示,桃園市原住民族人口為六都之冠,涵蓋 16 個族群,文化多元而珍貴,原住民青年運用 Podcast 打造自己的發聲平台,無論是傳講族群文化、推廣在地產業或論述原民議題,都能看見青年實踐文化與族群認同的企圖心,也落實了計畫協助青年創造話語權的目的

此次播客培訓課程以實作為導向,共有 30 位學員參與,透過 36 小時的訓練,學員完成十集可上架播出的 Podcast 節目。課程內容涵蓋節目企劃、錄音訪談與主持技巧、後製剪輯與行銷,以及電台參訪與《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》認識,幫助學員將專業製播能力與自身文化背景結合,創作出兼具深度與創意的節目內容。成果發表會上,專業評審依據企劃完整度、創意表現、主題傳達、學習態度等面向,選出最佳 Podcast 獎、最佳主題傳達獎、評審團特別獎、最佳創意獎與最佳人氣獎等,得獎學員分別獲得 iPad、AirPods、麥克風等獎勵,並於現場播放作品,讓來賓親耳感受「原聲」的文化魅力

同時,也透過「看見足跡.’rapal」原住民族創作補助計畫,鼓勵族人投入學術研究、文化出版、影音紀錄與繪本創作,逐步建構原住民族知識體系,並將原民故事轉化為全民共享的文化資產。活動現場展示了獲獎學員的出版與研究成果,內容橫跨族語故事、部落生活、音樂訪談與青年觀點,展現原民青年「聲聲不息」的創意與活力,邀請大眾一同看見、聽見桃原青年的文化新聲

未來將持續推動多元培力與補助計畫,提供青年更多舞台,協助他們精進數位媒體能力,並成為傳遞文化、推動族群創意的重要推手